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SFC)评审经验总结

时间:2012-08-18  阅读:    我要评论:

如实描述自己的工作,特别对于年青人的青年基金,大多评议人是带着爱护的态度来阅读本子的。都是过来人,知道什么年纪会有什么样的产出,大多数人都是普通人,天才总是很少的。如果以前的工作做得不错,得到资助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因为大家都更喜欢锦上添花,而不是雪中送炭。科研基金的资助本来就不是扶贫,而是鼓励优秀。如果肚子里没有货,而仅仅是因为缺钱申请自然科学基金,十有八九是拿不到的。另外,基金申请书中一定不要有弄虚作假的嫌疑。我是一个喜欢顶真的人,看到一位申请者说上一个结题的基金课题发表了多少SCI论文,我就用ta提供的课题号在web of science上查询了一下,结果发现出入很大,我没有时间一一核实,就如实将查询的结果与申请者提供的信息不一致的情况写在评审意见中,让基金委的会评专家去决定课题的取舍。其实,这位申请者的工作做得是不错的,发表的论文也不算少,申请书也写得不错,为什么非要来虚拟一些数据呢?我觉得挺可惜的。所以奉劝各位在这些问题上一定要诚实,这也是基本的科学态度,反映出一个人的科学素养。现在,据我所知,类似我这样做的评议人很多的,我在评议基金的时候,google和web of science这两个窗口总是处于常开的状态。

人民币虽然坚挺,但也在贬值,所以基金的资助额度也是年年提高,近几年还提高特别快。对于面上基金来说,前年还是40-60万,去年为60-80万,今年都到80-100万了,年限也增加到了4年,不过这个幅度还是比CPI高多了。我前年没有申请上,去年申请到了,正在高兴的时候,却挺传闻今年又增加了。唉,这真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呀!不过,不管资助额度如何变,我两年申请的额度几乎是一样的,所以去年我也只申请了60万,最后实际资助54万,我觉得这个资助足够完成我课题中的任务了。我在想,如果去年没有申请上,我可能今年还是只申请60万。由于资助额度的增加,我今年在评审的时候还真有点儿适应不了,发觉有许多本子存在漫天要价的嫌疑,我觉得其实根本就不需要那么多钱。以前我评审的时候,是尽量不会减少申请额度的,但今年大多本子我建议的资助额度都少于他们申请的额度。我曾经觉得,一个基金课题就像一个工程,答应给你做,就不能克扣你的工程款,否则工程不就偷工减料了?你要的钱太多,超过了工程的预期,那就是资助不起,只好不资助了。所以今年,我只对推荐优先资助的项目按照ta预订的额度进行建议,其他非优先资助项目,我的建议有10%-50%的减幅。

总体上,我是带着“找麻烦”的心态开始一本新标书的评审的,首先根据题目猜测这个工作应该做些什么,并根据自己的知识背景想一下可能存在一些什么问题,然后带着这些问题阅读标书,在阅读过程中有会根据文字不断提出新的问题,如果我想到的问题在标书中都回答了,我的认知就会依据“怀疑-认可-赞赏-崇拜”这个进程发展,最后的评价也就是从D-C-B-A递增。最后能达到何种状态,关键看最后能让我达到哪种认知进程。例如,如果我刚开始的顾虑直到读完全文也没有消除,那么对不起,就只能给D了。因为一年从同一个学部会收到多个本子,所以最后的优劣是横向比较的。在独自评完各本标书后,会进行一个汇总分析,按照基金委大致的资助比率再次进行一次排序。

另外,啰嗦一点与评议有关又无关的话题。以前看到许多人说,收到的评审意见牛头不对马嘴,看上去根本就不是针对自己申请书的评价,我想这可能是评议人在提交意见过程中不小心所导致的错误。不同学部发送评审邀请的方式不太一样,至少我知道两个就有很大的不同,一个通过电子邮件传送同行评议意见表,一个完全需要到网上去下载。“同行评议意见表”也有区别,可评分的地方,有的只有针对申请内容、综合评价、资助意见的总体打分,而有的多重要指标的评价有更详细的评分要求。而提交的方式,有网上直接提交,也有打包后通过电子邮件提交或者上传。申请书是加密的PDF格式,评审意见表是ms-word格式,但文件名并没有不对应起来,我是收到后先更改文件名,让二者对应起来,否则很容易弄错的(建议以后基金委将文件名统一起来)。由于这么多差异,对电脑不熟悉的评议人弄错并不奇怪,也就是说将别人的意见放到你的名下提交了。对应基金委的工作人员来说,其实是无法辨别评议意见的对应与否的,而申请人则是一眼就看出来了。当你收到这样的评审意见的时候,应该第一时间与基金委沟通,这可让他们尽早消除错误。因为,这样的错误会导致另外一个人也会出现张冠李戴的错误。

以上就是按照我自己的理解所进行的基金评议过程,不一定是最合理的,也谈不上什么经验,更不苛求其他评议人按照这个思路进行。相信每位评议人都有自己独到的地方,也希望每位评议人都是公正、公平的。如果我的以上做法有什么不妥之处,请指出来。如果您说的有道理,来年我按照您的办法执行。没有哪个人天生就是好的评议人,都需要不断学习。


审阅完基金标书,顺便谈谈基金标书写作中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

这个劳动节可谓过得充实,三天时间中的两天没有出过家门,其中一天因为学校有事儿到学校去了半天。今年基金委在审阅者匹配上似乎做了重大改进,去年就发过来一个邮件,要求填写评审方向和关键词,而且对关键词还有非常详细的解释。这样今年收到的本子与我的专业匹配度就非常高,所有的本子我都看得懂,而且我自己也觉得对这几个本子我也是最佳审阅人之一。往年有时发来的本子感觉拒审也不合适(基金委工作人员找合适的审阅人也挺麻烦和辛苦的),审阅又怕专业不对口导致对申请书的误判(我自己申请基金有时候碰到专业不对口的评审意见,也感到非常恼火,但也无可奈何)。

另外一个特点是今年收到的本子不多,只有9本,但涵盖了地区基金(2本)、面上基金(3本)和青年基金(4本),这也许是我对关键词进行严格控制的结果。当然,4月28日的时候,重庆市也来凑热闹,发来他们地方科委的自然科学基金评审邀请,因为只有3本,我就欣然答应了。这样,在这几天总共要看12本申请书,我觉得这是非常合适的数目,太多了,肯定没有时间认真看,也就很难保证最后评审意见的公正和公平。于是,我就用了4天时间,每天看3本,这样申请书每个字我都看到了,有些地方甚至还读了多遍。在评审中,发觉一些共性的问题,是可以与大家来分享的,希望大家能在以后标书写作中尽量避免。

要注意区分面上基金、青年基金和地区基金标书在写作中具有不同的特点。这三个基金共同的特点是要求体现“创新性和研究价值”,但在侧重点上又有些不同。面上基金要“注重保护非共识项目,支持探索性较强、风险较大的创新研究。”因为这是面向相对成熟的研究人员,所以“风险”在面上项目中放得最开。青年基金的定位是“稳定青年队伍,培育后继人才,扶持独立科研,激励创新思维,不断增强青年人才勇于创新的研究能力,促进青年科研人员的成长。”“其项目组的主要成员以青年为主体。”“应特别注意评议申请人的创新潜力和创新思维,不必过于强调其研究队伍和工作积累。”由此可见,青年基金强调扶持、年龄限制、独立思考和发展潜力,有“风险”的项目并不受到青年基金的支持。年青人敢于思考问题是值得鼓励的,但需要建立在一定的理论认识和思考上,不要写出来的东西让人觉得是异想天开的奇怪想法。地区基金是为了“加强对部分边远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等科学研究基础薄弱地区科研人员的支持。”以及“从稳定和凝聚优秀人才、带动区域基础研究发展的角度遴选项目,不必过于强调申请内容是否结合当地条件和特点。”因此,地区基金也强调扶持,但不必局限在结合当地的条件和特点(这还是我本次评审中注意到的要求,以前的理解正好相反)。由于地区基金并不是大多数人都有份,所以,大家还是主要注重面上基金和青年基金在写作上的区分。

一直有人问我,立项申请书应该如何写?我回答,只要强调两点就可以了:(1)我想做的这件事非常重要,而必须马上就做,不然的话天就要塌下来;(2)目前在全世界,只有我能做这件事儿,或者说只有我做得最好。虽然这话是比较夸张的,但这里强调的是要认真审视所申请的课题。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将自己的研究当回事儿,如果自己都觉得这个研究可有可无,怎么能说服人家资助你呢?当然,具体写作中必须客观真实,而不能吹牛和不顾事实任意拔高。

谨慎使用“未见报道”一词。在项目的立项依据中,有人为了强调所做工作的重要性,喜欢用“未见报道”一词。这个词不是不能用,但在用之前一定要进行充分的考察,恰巧我今年看到的本子所说的“未见报道”的内容,经过我一检索发现了许多,这只能认为是申请者自己孤陋寡闻了;而如果申请者刻意为之,那就是一种弄虚作假的行为了(当然相信大多数人不是这样的)。从另一个角度讲,许多“未见报道”的东西可能根本就没有研究价值,因此,应该突出的是研究本身的价值,要有理有据,不要概括性地描述。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要简洁、清晰、明确,针对性强,不能含糊其辞,用一些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语句。另外要解决的问题也不要太多(少于3个为宜),因为一个基金项目不可能解决那么多问题。注重研究特色和创新性的挖掘与提炼。这两个方面一般也总放在一起说,说明二者是有许多关联的。我理解,特色应该是大多数人不太用而申请者想用的东西,同时也应该是“次新”的东西,或者赋予了新的含义与用途,更应该体现申请者用这个东西中有独特的表现;如果是自己曾经的“创新”,已经广为接受,这也可以作为自己的研究特色。创新则是大家都还未采用的东西,或者会产生新的事物或者方法。比如,有时候组合是一种创新,但这种组合不能仅仅停留在简单混合上,结合后应该产生新的东西。如果觉得一两句话说不清楚,不妨在这里多用用笔墨,可惜很多人在这里写得太简单!

预期研究成果不要对自己提太多要求,物极必反,多了反而可信度降低,特别对于青年基金来说更是如此。今年在审阅的一份青年基金标书中,申请者之前近发表过一篇SCI论文,预期成果中也只写了一篇SCI论文,但ta将理论成果与实验数据可产生的成果描述得清清楚楚,而且这些成果是可以从其实验方案中看出来的,没有任何的浮夸。我毫不犹疑地判定为优先资助。而且,我相信如果这位申请者拿到项目能按照计划完成,其成果如果要写SCI论文的话,肯定是远远大于1篇的。

基金申请书不要写得太长。只要是人,就有缺点,就会受到情绪的影响,所以申请人写标书的时候一定要照顾审阅人的情绪。如果申请书必须写得很长,那另当别论,但大多数申请书写得太长是废话太多,看起来非常无趣,有的写的类似教科书或综述文章的内容,面面俱到,却让紧扣主题的内容淹没其中了,这是费力不讨好的事儿!另外,参考文献也不必列得太多,同样需要有的放矢,紧扣主题。今年收到的一本标书,立项依据写了14页,其中正文7页,参考文献7页,在“近二十多年来,世界许多科学家展开了广泛研究”后引用了17篇参考文献。

文字的内容一定不要重复。今年收到的标书中,有一本中相同的内容在4个地方出现,这很难让人对这样的标书有很好的评价。还有些人没有分清研究内容、研究目标和关键科学问题,几乎就是文字上的重复或者换一种说法。什么是科学问题的表述?一般来说,无非是“...与...的关系”,“...对...的作用”等等。研究内容是在关键科学问题指导下需要具体做的事儿,研究目标是在期望解释这些科学问题的基础上所达到的结果,可以谈得更远一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3:

当了好几年的评审专家,也来简单说说基金评审的感受。
今年评审了七份面上,1份优先资助,2份建议资助,4份给了不予资助。

先说优先资助的那份,刚刚完成青年基金,面上是青年的延续,idea创新性不错,科学问题到位,近三年发了8篇sci文章,工科发SCI,不容易,你懂得。个人条件也不错,虽然是三流学校的副教授,但是受教育经历也不错,行业内某大牛人的学生,国内顶尖工科院校的博士后,综合下来,idea新颖、工作基础好,良好的受教育经历,我想肯定会预期完成任务,给了优先资助。

建议资助的第一份,一直在想是不是可以给优先资助。国内顶尖工科院校的讲师,青年基金刚刚结题,立项依据、创新点写的不错,技术方案也齐全。从本子本身来说,无可挑剔。但是看到刚刚结题的青年基金,仅仅发表1篇SCI,中文期刊论文3篇,想想和三流学校的青椒比也高不到哪里去。国内顶尖工科院校,对于工科科研人员那该是仰视的地方。获得资助,你做得一般,甚至比地方院校都不如,会有反作用的。所以最终给了个建议资助。

本栏目最近更新

2013年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名单
2013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经费统计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SFC)评审经验总结
2010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总结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年度资助项目统计资料
科技界众多潜规则曝光:经费分配存四大怪状
关键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SFC,评审,经验,总结,申请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service#environmentor.cn(请将#改为@)。

来源:环境人  作者:Environmentor  (环境人 Environmentor.Cn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遵守互联网相关规定。评论在审核通过后才会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