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发现气候变化导致各地区臭氧复原速度各异
时间:2009-04-21 阅读: 我要评论:
以前的研究表明,虽然温室气体在大气中的积累会导致距离地球表面10公里以内的对流层的温度上升,但距离地球30到50公里的平流层的温度却会下降。温度下降会减缓化学反应速度,因此平流层的臭氧受破坏程度也将随之减小,最终臭氧的自然恢复速度会超过化学物质对它的破坏速度。
这听上去似乎不错,然而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科学家近日指出,温室气体的积累同时也改变了平流层气团在热带和南北极之间的大气环流模式。这意味着在地球的中纬度地区,臭氧层的恢复可能 “过了头”,浓度反而比被破坏之前还要高。 而在热带地区,平流层环流的改变则可能会阻碍臭氧层的复原。
据报道,来自NASA戈达德航天中心的大气化学家理查德·斯托拉尔斯基(Richard Stolarski)表示:“在现实中,我们发现臭氧枯竭问题已经出现了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好转迹象,这可能与破坏臭氧物质的禁用有关。”
理查德的工作伙伴、马里兰大学戈达德气球科学技术中心的大气科学家李峰(Feng Li,音译)说道:“大部分关于臭氧和气候变化的研究都集中在上平流层变冷领域,但是我们发现大气环流的变化同样重要。”
他们发现温室气体改变了大气的自然循环模式,从而影响了臭氧的分布。布鲁尔-多普森环流(Brewer-Dobson Circulation)模型就像是平流层的空气泵,把臭氧从大气层的底部抽送到热带地区的平流层顶部,随后再跟随气团一起由平流层顶部流向南北极。
李峰的试验显示,由于空气泵运转速度加快,臭氧在热带地区向上和向外流动的速度也同时加快,导致中纬度地区出现了臭氧堆积现象。因此,虽然平流层中氯元素和其他臭氧破坏物质的浓度要到2060年才可能恢复到1980年的水平,但是中纬度地区的臭氧浓度则在2025年即可恢复到1980年水平。 另外,由于受中纬度气团影响较大,北极地区的臭氧浓度恢复将早于南极地区。
臭氧浓度的这种变化将产生正反两种结果。有利的结果包括减少到达地球表面的紫外线从而降低皮肤癌发病率等。副作用则包括离地球最近的对流层的臭氧浓度将升高。此外,实验还发现热带地区的臭氧亏损将是持续性的,即使到2100也不会有任何好转的迹象。(朱莉萌)
这听上去似乎不错,然而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科学家近日指出,温室气体的积累同时也改变了平流层气团在热带和南北极之间的大气环流模式。这意味着在地球的中纬度地区,臭氧层的恢复可能 “过了头”,浓度反而比被破坏之前还要高。 而在热带地区,平流层环流的改变则可能会阻碍臭氧层的复原。
据报道,来自NASA戈达德航天中心的大气化学家理查德·斯托拉尔斯基(Richard Stolarski)表示:“在现实中,我们发现臭氧枯竭问题已经出现了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好转迹象,这可能与破坏臭氧物质的禁用有关。”
理查德的工作伙伴、马里兰大学戈达德气球科学技术中心的大气科学家李峰(Feng Li,音译)说道:“大部分关于臭氧和气候变化的研究都集中在上平流层变冷领域,但是我们发现大气环流的变化同样重要。”
他们发现温室气体改变了大气的自然循环模式,从而影响了臭氧的分布。布鲁尔-多普森环流(Brewer-Dobson Circulation)模型就像是平流层的空气泵,把臭氧从大气层的底部抽送到热带地区的平流层顶部,随后再跟随气团一起由平流层顶部流向南北极。
李峰的试验显示,由于空气泵运转速度加快,臭氧在热带地区向上和向外流动的速度也同时加快,导致中纬度地区出现了臭氧堆积现象。因此,虽然平流层中氯元素和其他臭氧破坏物质的浓度要到2060年才可能恢复到1980年的水平,但是中纬度地区的臭氧浓度则在2025年即可恢复到1980年水平。 另外,由于受中纬度气团影响较大,北极地区的臭氧浓度恢复将早于南极地区。
臭氧浓度的这种变化将产生正反两种结果。有利的结果包括减少到达地球表面的紫外线从而降低皮肤癌发病率等。副作用则包括离地球最近的对流层的臭氧浓度将升高。此外,实验还发现热带地区的臭氧亏损将是持续性的,即使到2100也不会有任何好转的迹象。(朱莉萌)
不含 BPA 的产品未必安全!研究指出 BPA 替代品同样有生殖毒性 |
拉斯维加斯利用行人脚步为城市供电 |
空气污染可能加速大脑衰老 |
欧盟报告:欧洲生物多样性正在快速丧失 |
微生物扮演世界能源救星,生产可替代石油原料 |
2014年联合国气候峰会23日在纽约开幕 |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service#environmentor.cn(请将#改为@)。
来源: 作者: (环境人 Environmento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