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承认温室气体危害公众 报告预示减排政策转变?

时间:2009-04-21  阅读:    我要评论:

  图为加州棕榈泉地区的风力发电机组。可再生能源将是奥巴马政府环境政策的重点。
  本报记者 管克江摄

  美国环境保护署17日发表初步研究报告说,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引起空气污染,“危害公众健康和福祉”。这是美国政府首次就温室气体和人体健康关系作出正式表态。此前,布什政府对于“温室气体导致全球变暖”的科学性表示怀疑,并以“减排会危害国内经济”为由,拒绝批准《京都议定书》,不愿在美国内强制限制发电、汽车等行业的温室气体排放。美国媒体认为,美国政府的环境政策将有重大转变。

  温室气体危害健康

  根据美国环保署的报告,美政府能依据美国《洁净空气法》对“危害公众健康和福祉”的定义采取行动,限制温室气体排放。美环保署署长莉萨·杰克逊在发表报告当天表示:“对当代以及今后数代的美国人而言,温室气体构成了严重问题。”要解决这一污染问题就必须加紧新能源开发。这样,既可以创造数百万个绿色工作机会,也可能结束美国依赖进口石油的局面。

  美国环保署将在初步研究报告公布后60天听取公众讨论,形成正式报告。美政府将据此对汽车尾气、工厂废气排放等方面做出限制。与此同时,国会开始就关于能源和全球变暖的草案进行讨论。

  环保署的报告是对美国最高法院两年前一项裁决的回应。美国最高法院2007年4月曾裁决,环保署必须确定温室气体排放是否危害公众健康和福祉,一旦认定其有害,环保署必须制订温室气体限排措施。《华尔街日报》说,这一研究报告将为美政府出台限排政策奠定基石。

  减排延缓全球变暖

  二氧化碳等6种温室气体被美环保署归入有害之列。报告说,温室气体引起的气候变化影响广泛,包括使暴雨加剧、洪涝灾害增加、热浪和森林山火更加频繁、海平面进一步上升、危害水资源和生态系统等。此外,研究报告还指出,气候变化有可能危害国家安全。由于气候变化引起资源缺乏,将导致大规模的人口迁移。

  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不久前应用计算机模型,再次用数据证明,温室气体减排确实可延缓全球变暖趋势。科学家上周发表的研究成果说,如果到本世纪末把现有温室气体水平降低70%,全球变暖的速度将从升高4摄氏度减为升高2摄氏度,北极冰川将从消失3/4以上减少为消失1/4。到2100年左右,全球气候将趋于稳定,不再变暖。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科学家沃伦·华盛顿说,本世纪我们将无法摆脱气候明显变暖的趋势。但如果全世界共同努力加大减排力度,我们将能够稳定气候变化带来的威胁,避免产生灾难性后果。

  加速制订环保政策

  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当选前后多次强调,美国将在气候变化问题上发挥领导作用,再次积极投身有关谈判,把世界带入一个有关气候变化全球合作的新时代。奥巴马提出首先启动“总量控制和碳排放交易”体系。其次是每年制定目标,最终在2020年前将温室气体排放降低到1990年水平,并到2050年再减少80%。美国还将在清洁能源上每年投资150亿美元,发展安全核能和清洁煤炭技术。

  美联社说,美国会本周将开始审议一项关于能源和全球变暖的草案。这项草案要求,到2050年把温室气体排放在2005年基础上减少83%。一旦法案通过,“美国生产和使用能源的方式将发生革命性变化”。美国也将首次开始减排温室气体。如果国会行动迟缓,联邦政府也有理由依据《洁净空气法》对温室气体减排采取限制措施。

  奥巴马政府和民主党人的努力预计将遭到共和党和一些企业界人士的强烈反对。他们认为,在经济危机下推行减排将损害纳税人利益。共和党参议员詹姆斯·英霍夫说:“美国环保署将采取的措施会导致更多人失业,消费者面临电力涨价,并损害美国的国际竞争力。”《华尔街日报》说,美国一些火力发电厂已经开始考虑是否关闭部分发电站或提高电价。美国环保署表示,政府在出台限制减排的措施时,将采取慎重原则,每项措施出台前将进行充分的公众讨论。美国环保组织塞拉俱乐部称,美国环保署最快今年底可能出台对汽车排放的限制措施。

  (本报洛杉矶4月19日电)  

本栏目最近更新

不含 BPA 的产品未必安全!研究指出 BPA 替代品同样有生殖毒性
拉斯维加斯利用行人脚步为城市供电
空气污染可能加速大脑衰老
欧盟报告:欧洲生物多样性正在快速丧失
微生物扮演世界能源救星,生产可替代石油原料
2014年联合国气候峰会23日在纽约开幕
关键词:美承认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service#environmentor.cn(请将#改为@)。

来源:  作者:  (环境人 Environmentor.Cn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遵守互联网相关规定。评论在审核通过后才会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