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不端大讨论:自我抄袭算不算剽窃

时间:2010-09-11  阅读:    我要评论:

 

学术不端大讨论:自我抄袭算不算剽窃


据《科学家》杂志报道,美国罗切斯特理工学院(RIT)的Robert Barbato对最近发生的事感到有些意外,因为他的文章被指剽窃,而被剽窃的正是他自己以前的论文。“我用自己的东西怎么算剽窃呢?”他有些纳闷。
 
不止Robert Barbato,很多科学家和出版商认为重复使用自己论文中的文字部分(当然,不包括图表和数据)是“不可避免的”,而且这么做有时候还是一种好的做法。“真的,同样的一件事,你上哪儿去找那么多不同的词来描述它?”爱思唯尔(Elsevier)期刊服务主管Catriona Fennell这样认为。很多科学家往往花费许多年甚至是整个职业生涯的时间,在同一课题上进行持续研究,他们论文的某些方面,比如综述和实验方法,都是可能重复的。一些人也觉得,既然科学家找到了一种简洁精练的方式来表述自己的研究,那就别让他们在语言阐述问题上老是折腾了。
 
但其他一些人,包括很多期刊在内,却不同意这种观点——他们仍然还是撤销那些“自我抄袭”的文章。“就算是在专业性强的文章里,也应该有很多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来描述同一个事情”,美国圣约翰大学的Miguel Roig曾发表文章,对学术剽窃问题进行过深入广泛的讨论,他说,“(重复使用)只会让人觉得你坏了学术规矩”。
 
不过,对这种问题倾向于从严处理的期刊编辑,面对这种文字的重复利用,有时候也会作出例外的处理。“这种问题是不大好办”,《麻醉与镇痛》(Anesthesia & Analgesia)主编Steven Shafer称如果有些论文只是在实验方法部分有文字重复,期刊是不会对其进行撤销的。他表示,最近一些论文的撤销是由于文章“多处地方或者通篇都照搬”。
 
即便现在很多期刊都采用反剽窃软件审查来稿,而且就目前来说,此举还算行之有效,但是编辑在审稿时还是需要谨慎对待,因为有时候文章的高相似度也并不意味着就是抄袭。“语言是跟语境有关的”, Fennell赞同地说,“软件倒是挺好用,但它不可能完全代替人的判断”。

 

《科学家》相关报道原文(英文)

 

本栏目最近更新

《Science》:中国存在严重的SCI论文买卖问题
“僵尸论文”中埋葬的美丽年华
美国冷泉港实验室(CSHL)正式开通生命科学预印本网站BioRxiv
Elsevieri旗下能源类期刊SCI影响因子(JCR IF)
SCI期刊Microbiological Research特刊征稿
2013年EI收录中国期刊目录
关键词:学术不端大,自我抄袭,剽窃,《科学家》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service#environmentor.cn(请将#改为@)。

来源:科学网  作者:Environmentor  (环境人 Environmentor.Cn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遵守互联网相关规定。评论在审核通过后才会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