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化腐朽为神奇的另类生物燃料

时间:2010-03-04  阅读:    我要评论:

 

《Science》:化腐朽为神奇的另类生物燃料

 

催化过程示意图 


    威斯康辛大学一项新的研究显示,被视为农业废料的一种副产品可以通过改造成功地转化为也许对汽车或喷气飞机有用的
生物燃料,而其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是一种非常适合于在地下掩埋或是其它可被截留的形式。最项新的成果文章Integrated Catalytic Conversion of Gamma-Valerolactone to Liquid Alkenes for Transportation Fuelshttp(点击链接进入原文阅读)发表在2010年2月26日出版的《Science》上。


    所谓的“纤维质生物燃料”是指来自木头、草或植物的不能吃的部分,它们是另类燃料的重要来源,因为它们无需以种植方式来获得,它们来自于被废弃的植物部分,因此,不会占用人类耕地(比如说,用玉米或者是作物去提炼乙醇就会导致与人类争夺粮食),可以轻易地获得,十分的环保。

    据来自威斯康辛大学的Jesse  Bond及其同僚披露,γ-戊内酯是一种来自于纤维质碳水化合物的化合物。人们可能以低成本且具商业性的规模来生产它。

    这些研究人员研究发现,在高压环境下,二氧化碳可通过催化过程被有效地从γ-戊内酯上切离,其剩下的部分是一种丁烯混合物。  在第二阶段的反应器中,这些丁烯化合物可被串联在一起并形成分子量较重的类似于那些在汽车和喷气飞机燃料中所见的碳氢化合物。

    这种加工就像其它的产生生物燃料的过程一样确实会产生二氧化碳,但在Bond等人的方法中,二氧化碳存在于一个相对较纯且加压的气流中。  这种形式的二氧化碳气体可(例如,比通过烧煤而产生的二氧化碳)更有效地被掩埋在一个储库之中,因为烧煤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混有许多氮气,因此会占据更多的空间。

    可以说这类生物燃料更加环保,不存在于人类争夺粮食的问题。

 

环境科学之家(http://www.eschina.org.cn  http://www.esresearch.cn

 

本栏目最近更新

《Nature》:中瑞合作研究确定二次气溶胶是中国雾霾的主要污染物
《Nature》:气候变化影响南极海狗生存
《PNAS》:人造叶片电池实现光合作用
《Science》:首份21世纪全球森林变化图
《Nature》:北京大学朴世龙等人解析昼夜变暖对北半球植被生产力的影响
2013年11月07日《Nature》杂志精选导读
关键词:《Scie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service#environmentor.cn(请将#改为@)。

来源:  作者:  (环境人 Environmentor.Cn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遵守互联网相关规定。评论在审核通过后才会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