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宗威:四万亿投资不要忽视市政投资

时间:2009-04-07  阅读:    我要评论:

 建设部法规司副司长徐宗威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中国经济发展而提出的四万亿计划已经有将近5个月的时间了,除了备受大家关注的民生工程、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之外,还有哪些行业的发展会对确保经济增长,拉动投资起到关键的作用呢?上周,建设部法规司副司长徐宗威专门著书《公权市场》,提出市政公用事业也是保增长的重要力量,四万亿还是相对有限的,对于市政设施的投入更是有限,更主要还是要靠在政府四万亿投资拉动引导下,进一步实施特许经营制度,鼓励和吸引更多的企业投资、社会投资和国内外投资。4月2日,记者对他进行了专访,他向记者阐述了自己的独家观点。
 
  主要投资方向不含市政
 
  受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影响,2008年中国经济增长出现下行,增速从去年的13%,下行到9%,增速下行幅度令人担忧。经济发展中迷漫着的股市不振,房市低迷,出口下降,流动性减弱,部分企业关门,农民工返乡,就业压力加大等状况。这些状况是不是已经见底,会不会继续持续下去,现在很难作出结论。金融危机从虚拟经济迅速向实体经济蔓延,其影响远未结束。
 
  对此,徐宗威告诉记者,抗衡金融危机,保经济增长,投资拉动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增加的四万亿投资中,主要部分将投向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以及医改、住房保障等民生工程。但投向城市公用事业的部分,比例很小、规模不大,尚不足以体现城市公用事业对保经济增长应有的重要拉动作用。在地方增加的投资中,投向城市公用事业的比例和规模亦普遍偏低。
 
  他认为,为了扩内需、保增长,各地都进行了很多工作,但是增加部分的投资方向都差不多,城市公用事业都不是投资的主要方向。比如,北京市新增投资60个亿,主要用于轨道交通、中小企业和农业投资,其中20个亿安排京沪高铁的征地拆迁;江苏省已经拨付90亿资金,主要用于保障性住房、农村民生和基础设施、重大基础设施投入等;浙江省组织了3300亿投资,主要投向千亿基础网络工程、千亿产业提升工程和千亿惠民工程。其中惠民工程主要指配置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基本公共服务设施。
 
  为什么要投资市政
 
  徐宗威认为,由城市供水、集中供热、垃圾处理、市政道桥、公共交通、园林绿化、污水处理、管道燃气等八个方面的市政设施建设对拉动经济有多么重要,很多人并不了解。因此,国内和国际存在着大量的观望资金和等待资金。这些钱往哪里去,他建议最先选择的投资领域应当是城市的市政公用事业。首先,市政投资是最安全的投资市场。想象一下,有什么行业能够比供水、供热、燃气更能贴近日常百姓的生活,这是由这个行业的自然垄断性决定的,只要投资和经营了城市公用事业,就可以获得垄断的市场经营地位。另外,由于市政行业的社会公益性,只要经营了就可以获得长期和稳定的投资收益,因为社会公众对城市公用事业产品和服务的消费是每天必须的和无选择的。而其他工业产品和服务的消费,是可选择的而且不一定是必需的。还有就是政府承担着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重要职责,只要投资和经营了城市公用事业项目,就可以获得政府为确保公共利益而始终承担着的对部分风险的补偿。他预计,在金融危机中大量的观望资金和等待资金,不会首先流向工业生产项目和企业,而首先会流向城市公用事业。因为其他工业生产项目没有这三个优势。投资其他工业项目可能会打水漂,投资城市公用事业至少可以留下必需的市政设施。
 
  在这里要交代一个背景,城市公用事业(市政行业)投资规模巨大,目前全国的城市市政设施固定资产投资在1万亿左右,占全国GDP的比例在2%以上,如果市政设施投资能够扩大到2万亿元规模,对保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十分突出。
 
  当前潜力最大的投资市场
 
  目前,非公有制成分已经进入了市政行业的各个方面,据安徽省统计,城市公交40%的产权,城市供水50%的产权,城市燃气80%的产权,已经转让给民营企业或外国资本。而如果政府需要扩大市政行业投资,还可以进一步带动更多民营企业和外国资本的投入。城市公用事业实行改革以来,特别是实行特许经营之后,已经有大量民营企业和外国资本进入市政设施投资市场。
 
  徐宗威经过研究发现,一方面,市政行业的现实需求巨大,因为2007年中国的城市公用事业中的市政设施固定投资已经达到9500亿元,接近1万亿的规模。这样的投资规模不是高了,而是还有很大的市场需求和投资空间。因为城市道路、城市供水、城市燃气、城市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等建设任务仍然艰巨。在目前的投资规模基础上,投资扩大1倍,达到2万亿元的规模,也很难说就完全解决了存在的问题。另外一方面,这个行业的未来需求也是巨大的,因为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仍然处在迅速上升阶段。现在全国有5亿多城市人口,在未来的20年时间里,全国的城市人口将达到9亿多,这对城市公用事业将带来巨大的市场需求,对投资者来讲,特别是对追求长线投资和稳定回报的投资者来讲是个巨大的投资市场。
 
  同时,市政投资也是见效最快的投资市场。改革开放初期,讲招商引资,发展经济,讲得比较多的是改善投资环境,路桥、通讯、水、电、气、热等设施有了,投资者就愿意去投资。没有就没有人愿意去投资。目前中国的市政设施水平与1980年初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但设施的数量和质量与巨大的市场需求相比仍然有着比较大的差距。眼下保经济增长,最重要的是提振信心。为迎接新一波经济增长,城市市政设施的改善仍然是一个重要的基础条件。城市的各项设施更完备了,交通更便捷了,环境更优美了,人的精神面貌就不一样,对本地和外地的投资者提振信心都是利好信息和必要支撑。
 
  很多问题需要解决
 
  去年1月12日,湖北十堰迎来了入冬来的首场大雪。也是从这一天开始,全城的司机以及300多辆公交集体停运,70万人口的十堰城区饱受出行难之痛。而事情发生的直接原因是承租者经营不当,但与政策性补贴和事业性补助部分长期不能兑现不无关系。徐宗威认为这是非公成分进入市政行业的阵痛,因为市政设施委托民营企业经营,提高了国有资产和国有资源的运营效率,也提高了公用事业市场的公平性。但是,一些地方取消或降低了政策性补贴或事业性补助,把需要补贴和补助的部分完全推给市场推给企业。承租企业在拿不到政策性亏损和事业补助经费的情况下,经营中以次充好,弄虚作假,以至于降低服务水平的状况将难以避免。长此以往,势必影响到投资者进入城市公用事业的信心。
 
  而这只是诸多需要解决问题中的一个,在市政行业实行特许经营初期,对民营企业和外国资本的收益,很多地方采取了政府固定数量收购产品和固定价格购买服务等固定回报的形式。这损害了社会公众利益,引起极大争议。以后国家明令取消了各地固定回报的做法。这是完全正确的。但由于市政设施投资规模巨大,经营周期漫长,这给收回投资带来了不确定性,也给取得投资收益增加了经营风险。如何解决这个矛盾是目前很多地方面临的问题。
 
  事实上,在很多场合,徐宗威都多次呼吁要综合、要扩大市政投资,他希望通过扩大市政投资,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作出积极的贡献。而他也坚持认为,扩大市政投资还是需要进一步完善特许经营制度,鼓励和引导更多的社会资本进入,这样才能让市政这个朝阳投资行业为更多的人所了解。
    记者 侯振威

本栏目最近更新

PM2.5尚未解决,臭氧又开始肆虐——中国空气污染现状
中国抗生素污染威胁生态和人类健康
转基因“科普”为什么这么难
《2013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我国十大水系水质一半污染
2014年中国十大生物质能发电公司
葛剑雄:环保领域科研工作应防止功利化
关键词: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service#environmentor.cn(请将#改为@)。

来源:  作者:  (环境人 Environmentor.Cn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遵守互联网相关规定。评论在审核通过后才会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