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世界科技发展回顾:能源与环保篇

时间:2009-11-28  阅读:    我要评论:

 
2008年世界科技发展回顾:能源与环保篇
 
美国: 
太阳能电池研究独领风骚,持续关注全球气候变暖,注重生物燃料和清洁能源的开发。
 
2008年1月,美国硅谷纳米太阳能公司研制出可“印”在铝箔上、大规模生产的超薄太阳能电池板,预计用这种电池板发电,可像用煤发电一样便宜,该发明被称为太阳能发电领域的一场革命。
 
4月,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找到了生产氢气的最便捷反应体系,可生产出比厌氧发酵理论产量高3倍的氢气。该体系可解决“氢经济”在成本、储存及运输三个方面存在的技术壁垒。
 
8月,美国通用汽车公司与俄亥俄州立大学成功地将汽车尾气“改造”为驱动汽车的能源。科学家将一种特殊的电镀金属装置安装在汽车排气管上,利用尾气与空气间温差导致的热电效应,形成电流来驱动汽车,有望将汽车的燃油利用率提高10%%。
 
9月,美国康奈尔大学在实验室造出世界首棵“合成树”(Nature:能产生蒸腾作用的“合成树”- ),它能模拟普通树木的光合作用,这将有助于开发出可用于汽车和建筑物的被动传热新技术,并找到改良土壤及从局部干燥土壤中有效抽取水分的更好方法。
 
10月,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将极易破碎的硅片转印到柔性材料上,成功制出能附着在铅笔粗细的棍状物体和平滑玻璃表面的柔性硅基太阳能电池,这将为新型太阳能建筑的推广打开大门。
 
环保领域:
2月,美国国家工程院宣布了14项21世纪重大工程技术挑战项目,其中包括生产可负担得起的太阳能、以核聚变提供能源、开发碳隔离技术、管理氮循环、全球都可用到洁净水等。
 
2月至3月,美国波音公司3次成功试飞以氢燃料电池为动力源的小型飞机,这在世界航空史上尚属首次,预示航空工业未来将更加环保。
 
10月,美国科学家发现三氟化氮对全球气候变暖的作用被大大低估,其在大气中的浓度至少是之前认为的4倍,且其存储热量的能力是二氧化碳的1.2万倍至2万倍。
 
12月,美国研究人员找到一种能将风能或太阳能产生的过剩电能储存备用的新途径,利用一种相对容易获得的钴磷催化剂和过剩电能将水电解获得氢气,然后将氢气反过来充入燃料电池再次产生电力。该成果因有可能促使人类社会走向按需供应型再生能源而入选美国《科学》杂志2008年十大突破。
 
俄罗斯:
对贝加尔湖进行系列科考,成功进行油气领域钻探用聚能弹试验。
 
2008年1月,俄罗斯科学院远东分院建成深水潜水设备生产试验中心,预计每年将生产30台自主式潜水机器人,用于科研、搜救、地质勘探以及监测海洋等。
 
5月,俄罗斯成功进行油气领域钻探用聚能弹试验,打破了美国的垄断地位。
 
7月至8月,俄罗斯科学家利用“和平-1”号和“和平-2”号深水潜水器对世界最大淡水湖———贝加尔湖湖底进行了系列考察。这次科考对研究渗出石油的污染情况及湖底微生物等具有特殊意义。
 
英国:
侧重开发清洁能源,世界首台潮汐能发电机安装就位。
 
英国东英格利亚大学首次证实,南北极气温上升是人为排放温室气体所致,而非气候自然变化的一部分,人类应该为过去半个世纪以来南北两极地区气温的明显升高负责。
 
2月,英国维京大西洋航空公司的一架波音747客机进行了一次由椰子油和棕榈油制成的生物燃料提供部分动力的不载客飞行试验。这是人类首次把生物燃料用于商业客机,有助于航空业减排。
3月,世界首台潮汐能发电机“SeaGen”在英国斯特兰福德湾安装就位,发电能力可达1.2兆瓦,可为英国提供所需电力的1/5。
 
英国科学家5月4日宣布,计划建造核聚变实验室和世界最强大激光器,通过激光聚变发电来应对能源短缺问题。如果实验能够成功,将使一种安全、无碳、极少辐射废料的清洁能源进入人类生活。
 
包括英国在内的多国科学家发现,随着自然环境中可致“性别扭曲”的荷尔蒙干扰物质的激增,野生动物和人类等生物的“雌性化”趋势正日益严重,将对全球的生物群体造成不可估量的影响。
 
 

本栏目最近更新

藏在纺织物上的“细菌电池”吸收汗水发电
德国科研人员发明回收磷的新技术
PNAS:新型阴极材料使“微生物燃料电池”可高效利用污水发电
等离子体降解蓝藻毒素机理
“人造树叶”可将水变成氢能源
《Science》:瑞典科学家基于造纸废弃物开发出太阳能电池阴极材料
关键词:2008年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service#environmentor.cn(请将#改为@)。

来源:  作者:  (环境人 Environmentor.Cn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遵守互联网相关规定。评论在审核通过后才会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