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围城挑战现代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五大误区

时间:2009-06-17  阅读:    我要评论:

 
垃圾围城挑战现代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五大误区
 
  垃圾围城,越来越多的大中城市困惑于垃圾处理问题,到底该选择什么工艺?垃圾都能回收利用吗?垃圾场选址困难怎么办?二恶英能不能控制住?在垃圾处理方面,发达国家数十年间遇到的问题,我国在短短几年内集中出现。在应对金融危机中,我们如何抓住经济振兴计划的机遇,迎接生活垃圾处理的挑战,成为业内关注的重点。为此,《中国环境报》特邀垃圾处理领域专家、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总工程师徐海云,就我国在垃圾处理方面存在的误区展开对话。
   对话者:
  中国环境报记者 姚伊乐
  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总工程师 徐海云
 
  误区一:垃圾都是放错位置的资源
  回答:不是
  记者:有一句话已经耳熟能详,“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这种观点是否过于偏颇?难道所有垃圾都能回收利用吗?
  徐海云(以下简称徐):目前,社会上对生活垃圾处理的技术选择存在一些不切实际的想法。首先是“乌托邦”式的思想。一些人简单地理解“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片面地强调将所有垃圾进行回收利用。但即使日本、德国这些分类收集公认做得比较好的国家,仍然有大量的混合垃圾进行焚烧处理,如2006年,日本人均焚烧生活垃圾量达到310千克/年,德国人均焚烧生活垃圾量达到210千克/年。
  现代生活垃圾的构成复杂多样,由于分类收集涉及每一个居民,而且当物品变成垃圾时所处的状态千差万别,因此,分类收集特别是用于直接回收的分类收集只能是相对的和有限的,不管采用什么样的分类,“剩余垃圾”这一类都是难以消除的。
  此外,要关注家庭产生的有毒有害垃圾问题。对于家庭有毒有害垃圾以及电子垃圾等,应由政府建立分类收集系统。这些垃圾并不是每天都产生,但如果不进行分类收集,而混入城市生活垃圾系统,对生活垃圾处理的影响和环境危害都很明显。这需要政府从生产者着手,连接销售和消费者,建立回收网络,采用押金制度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
 
  误区二:垃圾焚烧厂不能建在城区
  回答:能
  记者:现在大城市垃圾填埋场选址越来越难,我们究竟怎么看待垃圾焚烧?二恶英的问题到底能不能控制住?
  徐:大中城市要积极发展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对于许多城市,土地资源非常宝贵,生活垃圾填埋场场地选择越来越困难,垃圾填埋处理的成本也会越来越高,焚烧处理会逐步发展成为大中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主要手段。现在居民主要担心的是“二恶英”问题,美国、德国和日本环境部门最新公布的调查报告表明,现代化生活垃圾焚烧厂已经不是二恶英的主要排放源。
  一段时间以来,我们对发达国家生活垃圾处理的发展趋势的解释不符合实际。比如,对于垃圾焚烧厂,有媒体说:“不管日本还是欧美国家都在想办法关停,日本停了2/3,欧洲很多国家都提出禁烧令,并提出在2010年实现不向环境中排放这类污染物的口号。‘禁烧风’才是世界主流”。另有一种说法:“德国把焚烧厂边界至居民区距离定为1公里”。实际上日本年焚烧生活垃圾近4000万吨,近30多年来,连续运行的生活垃圾焚烧厂持续增加;德国生活垃圾焚烧量2006年达到1700万吨,生活垃圾焚烧厂也是持续增加,并还将继续增加;德国的许多生活垃圾焚烧厂都在城区,德国波恩的生活垃圾焚烧厂就建在城市中心区。
  2007年10月10日,欧盟环境署正式将垃圾焚烧纳入回收利用范畴。欧盟调查发现,填埋比例低、焚烧比例高则回收利用的比例高,反之则低。欧盟27国估计,2007年通过生活垃圾焚烧共获得相当于614.43万吨油当量(即toe,1吨原油的净热值含量,定义为107千卡),其中发电量合计139.619亿千瓦时。为实现温室气体减排,欧洲的生活垃圾焚烧处理量还将继续增加。

      误区三:垃圾堆肥是个好出路
  回答:未必
  记者:以前有个观点,我国生活垃圾中有机物含量高,我国又是农业大国,如果把生活垃圾中有机物转变成肥料,即可实现生活垃圾资源化。您怎么看?
  徐:正是基于这种简单认识,国内上马了一批生活垃圾堆肥处理项目。几年后,这些项目大多成为一堆废铁或成为摆设。教训是深刻的,许多城市已经认识到混合垃圾堆肥处理的局限性。
  10年前,为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国家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我国一些城市在国债资金的支持下,建设了一批生活垃圾处理场,生活垃圾处理水平特别是卫生填埋场建设水平得到显著提高。但其中有一些经验和教训值得总结。
  生活垃圾处理的技术选择离不开成本因素,一些人总是对所谓生活垃圾处理新技术、新工艺抱有不切合实际的幻想,无论是何种新技术、新工艺,成本过高都难以得到应用。例如,生活垃圾中约有60%是厨余类有机垃圾,因此通过分选,将这部分有机物经过分选进行堆肥处理,也就是德国所谓的机械生物处理。但由于成本高、堆肥质量难以保证,实际产出物往往还是垃圾。这也是前些年生活垃圾堆肥处理场不能运行的根本原因。
  我国对生活垃圾处理的各种探索不可谓不多,但能够实事求是总结的不多,缺乏“求真务实”和“知错即改”的氛围。
  比如,一些垃圾焚烧发电厂变成事实上的“小火电”,却要包装为节能减排的示范工程;一些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厂根本不能处理垃圾却包装为“生物预处理”。混合的生活垃圾不经过破袋和筛选等机械处理,不可能分离出其中的有机物进行生物处理,何以能够完成生物处理过程?如果垃圾堆在那里也算“生物预处理”,垃圾填埋场都是垃圾“生物预处理厂”了。
 
  误区四:城市垃圾热值低,不利于焚烧
  回答:从源头控制水分
  记者:垃圾处理中的中国国情,最关键的因素是什么?
  徐:关键是我们的生活垃圾水分高、热值低。针对城市生活垃圾中水分高、热值低的问题,需要变换思路,把控制生活垃圾水分作为管理目标。水分控制要从源头努力。分析生活垃圾(环卫部门收集的)成分,最大的组分是水。一方面由于高水分有机物含量高,另一方面是收集系统密闭程度低,使得雨水进入城市生活垃圾。因此,要做好密闭工作,减少雨水进入生活垃圾,同时也应该控制家庭垃圾中的瓜皮、汤水进入城市生活垃圾。德国许多地方规定,其余生活垃圾如果滴水,清运部门可拒绝清运。调查发现,我国鲜瓜果年均人消费量超过60千克,这其中西瓜占有较大比例,瓜皮是构成生活垃圾中水分的重要来源之一。
  建议推广使用食品垃圾粉碎机(在家庭或小区)。如果仅仅将家庭中高水分的西瓜皮、汤、果皮等垃圾粉碎通过下水道排除,成本低,又不会增大下水道和水处理系统的负荷;同时,辅助密闭化垃圾收集系统,将生活垃圾含水量降低到40%左右是容易实现的。这样一来,生活垃圾热值将大幅度提高,有利于焚烧处理。以北京市生活垃圾年清运量600万吨计算,减少20%的水分,至少节约2.4亿元垃圾收运及处理费用。

      误区五:垃圾处理设施投资大,村镇难以承担
  回答:有降低成本的空间
  记者:大中城市面临苦恼,但至少还是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但众多的县及县以下村、镇,他们面临的垃圾处理问题也不少,这些地方的垃圾怎么处置?
  徐:县及县以下村、镇应该重点建设生活垃圾收运体系。其重点是人员机构建设,首要目标是对包装类垃圾进行集中收集、运输和处理,方法是建立类似目前废品收购体系的企业化模式。小规模的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和焚烧厂要达到环保要求,成本与技术管理要求高,正常运行难。按照现有的生活垃圾处理标准,生活垃圾需要集中处理,而且合理集中度在50公里(运输距离)以上,但现实中受地方财力的制约,许多地区集中度甚至难以达到20公里。
  解决这一矛盾的方法是有限收集、集中处理。村、镇地区往往基础设施条件薄弱,如道路硬化水平低,家庭用燃气普及率低等,生活垃圾中的渣土类无机垃圾含量高,如果不进行分类收集,而将这些垃圾集中长距离运输,显然是不经济、也是不必要的;同样,对于可腐烂的有机垃圾进行长距离集中,同样不经济,也不利于有机垃圾资源化利用。
  从现有的实践看,村、镇生活垃圾推行分类收集具有更强的操作性。大多数村、镇人口密度小,流动性小,大家作息时间基本相同,彼此熟悉,沟通和交流多,只要政府组织引导得当,完全可以搞好分类收集。此外,村、镇附近有足够的农田、林地等需要有机垃圾肥料。
  当然,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是一项繁琐的、长期的、也需要一定投入的工程,现有的投资体制不利于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的开展,很多地方热衷于申请动辄几千万元的垃圾处理场工程,对于只需要几百万甚至几十万元就可以开展的生活垃圾分类活动,却因缺少资金渠道而缺乏兴趣,甚至有畏难情绪。由于需要集中的生活垃圾量少而分散,分别建立独立的运输系统,将使运输成本明显增加,且不利于专业化维护,因此要按照物流管理,优化运输流程,如建立统一的运输体系,进一步降低运输成本,适应村、镇的支付能力。
  同时,村、镇生活垃圾收运系统的建立,可解决100万人以上的就业问题。
 
环境科学之家(http://www.eschina.org.cn/) 
 

本栏目最近更新

2016年(2015年度)最新SCI影响因子 JCR Impact Factor (IF)
2015年(2014年度)最新SCI影响因子 JCR Impact Factor (IF)
2014年(2013年度)最新SCI影响因子 JCR Impact Factor (IF 8431种完整版)
中国科学院2013年度SCI收录期刊JCR分区表
14个可免费获取全文的外文文献检索数据库系统
环境类SCI期刊2013年JCR最新影响因子(IF)
关键词:垃圾围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service#environmentor.cn(请将#改为@)。

来源:  作者:  (环境人 Environmentor.Cn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遵守互联网相关规定。评论在审核通过后才会显示